我蘇網訊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全面布局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支撐的養老服務體系。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老齡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高度重視并切實做好老齡工作,貫徹落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把積極老齡觀、健康老齡化理念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近年來,江蘇堅決貫徹落實中央部署,出臺全國首部綜合性養老服務地方性法規,積極推動江蘇養老服務邁入規范化發展軌道,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出一批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的“江蘇經驗”。
作為全國較早進入老齡化社會的省份,近年來,江蘇貫徹落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蘇適”養老服務體系,托起老年人的幸福“夕陽紅”。南通打造出特色鮮明的“互聯網+居家+社區+機構”鏈式養老新模式,無錫發展家庭養老照護床位,將養老資源和醫療資源延伸到老人家中;蘇州在全國率先開展“家庭養老夜間照護床位”服務,完善養老服務24小時服務鏈。今年9月,蘇州還在全國地級市率先推行養老服務、為老助老“一卡通”——蘇州市尊老卡。這張卡不僅整合了多方養老服務資源,還把養老服務進一步下沉到社區,蝶變出15分鐘養老服務新場景。
蘇州市民王梅:“一些衣食住行15分鐘就完全都可以配到,還可以吃喝玩樂,我們老年人真是得到一個實惠,這都挺好的。”
蘇州市民政局養老服務處處長羅林:“我們的所有老人不管是在哪個地方都能達到15分鐘養老服務生活圈。讓專業的組織專業的機構來為老人提供專業的服務,也滿足我們老年人個性化多樣化養老服務需求。”
在江蘇,90%以上的老人選擇居家養老。為了讓老人居家養老更安心,今年我省對3萬戶困難老年人家庭免費進行適老化改造。家住鹽城康欣花園小區的陳國財老人,前不久家中完成了適老化改造:廚房里,加裝了煙霧、燃氣報警器,衛生間里加裝了安全扶手、防滑墊;床頭、客廳、衛生間都安裝了一鍵呼叫按鈕,遇到問題可緊急求助。
鹽城市民陳國財:“家里裝的東西,對我來說很方便,我兒子在外打工,他也安安心心。”
精準匹配、個性服務,適老化改造改到老人心坎上。針對高齡、失能老年人特點,線下服務也在不斷拓展,老人不出家門就能享受到助餐、助潔、助醫等服務。
鹽城市民政局養老服務處處長司愛平:“我們更加突出居家社區養老,助餐、助浴設施建設不斷提升,嵌入式養老服務逐步推進,努力滿足全市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養老服務需求。”
農村地區養老服務短板也在補齊。在鹽城市鹽都區潘黃街道養老服務中心,得益于鹽城市對敬老院的改造提升,現在這里服務設施齊全,在滿足特困老人集中供養需求的前提下,還吸引了社會老人入住,同時為周邊300多位老人提供送餐服務。
鹽城市鹽都區潘黃街道養老服務中心陳正江:“進了這個養老中心之后,我感覺到非常開心,吃得好,住得好,老年生活非常幸福。”
江蘇省民政廳養老服務處處長林莉 :“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老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努力構建更加優質、更加充分、更加均衡的養老服務體系,大力發展形式多樣、就近可及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補齊農村養老短板,讓江蘇老年人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
“十三五”期間,我省累計發放80周歲以上老年人尊老金70億元、經濟困難老年人養老服務護理補貼28.8億元,退休人員養老金實現“17連漲”。“十四五"時期,人人公平可及的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將逐步健全,滿足1850萬江蘇老年人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時空短評:用高質量養老服務托起最美夕陽紅
莫道桑榆晚,人間重晚晴。面對社會進入深度老齡化階段,江蘇積極貫徹落實應對人口老齡化戰略,省級財政帶動地方財政大幅度投入養老民生事業,各地結合自身實際探索各具特色的養老服務體系,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需求,不斷增強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當前,老齡人口多、老齡化持續加深,高齡化趨勢顯著仍是我省老年人口結構的基本特征,要繼續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加大制度創新、政策供給、財政投入力度,健全完善老齡工作體系,加快健全社會保障體系、養老服務體系,健康支撐體系,用務實的舉措和行動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對于老齡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讓老年人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
記者/王敏 劉堃 趙凌翔 耿昊東 郭彧 編輯/孟曉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