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蘇網訊 三胎時代悄然來臨。對于多孩家庭來說,除了經濟等方面的壓力,子女之間一觸即發的沖突和競爭,也常讓父母心力交瘁。
碰到矛盾爭執怎么辦?如何保持同胞和睦?“父母進化論”邀請兒女雙全的幸福媽媽,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美國正面管教認證學校講師鄧佳為你送上這堂必修課。
鄧佳,兒女雙全幸福辣媽,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美國正面管教認證學校講師,APPC少兒心理咨詢師,APPC婚姻家庭咨詢師
修煉“袖手旁觀術”
多胎家庭中,如果是孩子年齡相近,并同時處于自我意識剛剛萌發、規則意識還不強、經驗能力還不足的階段時,更容易發生沖突。美國學者曾研究發現,3-7歲的小朋友之間搶玩具的頻率,每一小時發生3-5次。
鄧佳認為,當孩子年齡相差不大的時候,家長要學會放手,讓他們自己去處理問題。“孩子的世界,有他們的規則,盡量讓他們自己去處理矛盾、解決問題,家長偶爾給一些建議即可。”
然而,袖手旁觀并不意味著不聞不問。由于有些孩子年紀尚小,情緒化嚴重,可能會表現出具有攻擊性的一面,家長也要保證同胞之間不能產生暴力。“不能老大把老二打了你都不管,要確保他們能夠平心靜氣去溝通。”
舉行家庭會議
同時,鄧佳建議,當多胎家庭的孩子年紀大一些,可以明確發表觀點,提出意見后,可以堅持“家庭會議”制度。
家庭會議并非批判大會,而是一個輕松、日常、可以解決問題的地方。比如生活中碰到一些矛盾爭執需要全家一起討論的,可以將問題記錄下來,放到家庭會議上共同討論,找到全家達成一致的解決方案。
拒絕“馳名雙標”
鄧佳表示,不少家庭中,兄弟姐妹間矛盾的源頭是父母。
“有些父母處事不公,對老大一個標準,對老二一個標準,對自己又是一個標準,這種‘馳名雙標’特別容易引起孩子間的分歧。”因此,家長要保持中立態度,家庭要確立統一的規則,大家都來遵守。
營造“親密時光”
不少多胎家庭中的沖突還源于孩子們的“爭寵”。當大家都想求得媽媽的愛時,父母就會左右為難。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也有效減少“愛的競爭”?鄧佳提出“兩個時光”的小妙招。第一個是“全家親密時光”,“每天最好是能有個15~20分鐘,至少這樣的一個時間段是父母能夠陪伴兩個孩子一起來玩耍的。”
如果兩個孩子年齡不同,喜歡玩的東西也不同怎么辦?“這個時候可以充分讓老大發揮他的作用,比如讓他給弟弟演示一下某種玩具,父母也可以在旁邊夸獎:‘你好厲害,你演示得真棒,你看弟弟一下子根據你的演示就會了。’這也是讓他們融合的一種方式。”
鄧佳同時也提醒,因為兩個孩子年齡不同,除了全家一起玩耍外,也要讓每個孩子有一定獨處的時光。“老大總是教老二,他也不愿意,他也想學習新東西,比如說老大喜歡讀繪本,那么媽媽可以給他單獨15分鐘去讀一下繪本,而老二可能喜歡拼拼擺擺,這個時候媽媽再陪老二去拼拼擺擺。”同時也要讓孩子們明白家里有固定的順序,比如陪完老大,再陪老二。如果每天都會得到共享時光、單人時光,那么孩子們的競爭也會減少。
長長養育路,我們陪你慢慢走。家有兒女的你,快把疑惑、焦慮寫在留言區。在這里,專家、校長、育兒大咖都是你的后援團!
想了解更多育兒經?速戳這里>>
(記者/朱彤 攝像/謝自強 設計/邵靜娟 視頻/宋夢真;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